首頁 > 早教頻道 > 家庭教育 > 爸媽想早點送寶寶上幼兒園有錯嗎?
身邊有不少的朋友,都盼著能趕快熬到寶寶上幼兒園的那一天。因為,寶寶能上幼兒園,意味著家長就可以解放了。不用從早到晚在家苦哈哈的帶孩子,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去處理自己的事情;而寶寶在幼兒園可以認識更多的小伙伴,幼兒園里還有老師照顧,不用擔心他會吃不飽穿不暖。
但是,NYC早教中心想要提醒家長,過早送寶寶上幼兒園是非常不合適的。一般建議寶寶滿3歲再考慮入園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鄰居家的孩子2歲,在家的時候身體很好,也很少生病,可是自從上幼兒園開始,就三天一感冒,七天一發(fā)燒,這到底是怎么了?其實就是因為寶寶自身的抵抗力還是較弱的。
寶寶在六個月之后,從母體獲得的抗體已差不多消耗殆盡了。而自身免疫系統(tǒng)的完善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。一般認為三周歲的寶寶免疫能力相對較強,可以適應公共場合的活動。而在幼兒園這樣一個復雜的環(huán)境中,如果寶寶的抵抗力較弱,同學中有一人生病,自己也會很快被傳染。
而且,這應該是大多數(shù)寶寶第一次離開家人身邊,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(huán)境中,不可避免會產(chǎn)生一些焦慮的心情,影響寶寶食欲。寶寶的抵抗力也會相應減弱。
還有的爸媽,認為寶寶的脾氣太差了,誰都管不住他,還是把他送去幼兒園,讓老師好好教教他吧。
寶爸寶媽可能會認為幼兒園中的老師和保育員比家人更加專業(yè),當然能將寶寶照顧地更好,也能好好糾正寶寶的壞毛病,因此就匆匆將寶寶送到幼兒園中。
但是,幼兒園中的小朋友往往很多,老師對于每一位寶寶的關照是有限的。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,知識的獲取是相對次要的,思維方式、生活、學習習慣的養(yǎng)成是目前的首要任務。此時家庭式的一對一教育更能滿足小于3周歲寶寶的需求。
如果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寶寶有長歪的趨勢,此時最好調整一下家庭的教育模式,不要一味地溺愛寶寶,無條件地滿足他的要求。在一些合適的時機,可以給寶寶分享一些正面的故事和新聞。幫助寶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還有的家長會說,寶寶是身體沒問題,就算是3歲的寶寶,入園也難免會被傳染,這是必經(jīng)的過程。而且寶寶從小內向,應該早點去幼兒園鍛煉鍛煉。對于這種做法,NYC紐約國際早教中心也是不建議的。
由于嬰幼兒階段是早期依戀感發(fā)展的最佳時期,此時最好以家庭撫養(yǎng)為主,離開父母、家人的時間不宜過長。
寶寶在2歲左右,與同齡人的主動性社交開始逐漸萌芽,在2歲半左右,邏輯思維和秩序感開始逐步建立。年齡較小的寶寶心智不夠成熟,語言溝通能力也有一定局限性,因此入園后寶寶很可能不愿意主動參與社交,表達自我。這會對寶寶今后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有很大影響。
那寶寶究竟何時入園較合適呢?從年齡的角度出發(fā),滿3歲最合適。除了寶寶的生理年齡,家長還需要了解寶寶的心理是不是做好了離開爸爸媽媽懷抱的準備。寶寶能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愿;能不能自己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,比如吃飯,穿衣服,上廁所等等。(寶寶上幼兒園之前應該教會他什么技能?)
特別提醒家長,除了寶寶要做好入園準備之外,家長也需要做好心理準備,因為之前寶寶一直在自己身邊,如果要去幼兒園了,家長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,不能因為不放心總去幼兒園探望等等。所以,家長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,寶寶可能跟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沒有以前那么長了。
<上一篇:語言啟蒙最早從什么時候開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