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早教頻道 > 家庭教育 > 父母怎樣培養(yǎng)樂觀寶寶
樂觀,不僅僅是性格上,對待生活、對待學習、對待工作、對待朋友等等方面,都要充滿積極向上的態(tài)度。想要培養(yǎng)出樂觀向上的孩子,NYC早教中心告訴家長,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。
1、提供具有適度挑戰(zhàn)的
根據(jù)孩子的發(fā)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,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。例如有一種游戲是“釣魚”,是用磁鐵相吸的原理鍛煉孩子手眼協(xié)調的能力。先觀察孩子能夠釣著魚的基數(shù),然后鼓勵孩子每次多釣出一兩條魚,或者漸漸加長魚線的長度,讓孩子耐心地對付晃動搖擺的魚線,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說:“我一定能釣好多魚?!弊孕藕蜆酚^便在與“魚”的較量中建立了。
2、訓練應對挫折的技能
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驗和技能而失望、泄氣,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(yǎng)技能即可,當然這里不包括太“專業(yè)化”的專門技能訓練,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、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,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。
3、不向孩子宣泄“垃圾情緒”
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“窩囊氣”,回來便對孩子發(fā)“無名火”。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,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,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,于是只好全盤否定自己。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、退縮,并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,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。因此,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面對,對培養(yǎng)孩子的樂觀品質至關重要。
4、勿對孩子控制過嚴
作為家長,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、聽之任之,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,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。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。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,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。
5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
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,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,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。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,特別是同齡朋友。本身性格內向、抑郁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。
6、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
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。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、、性格、職業(yè)和社會地位的人,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。當然,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,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。此外,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,做到熱情真誠待人,不勢利卑下,不在背后隨意議論別人,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。
7、讓孩子愛好廣泛
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,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。試想: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(jié)目時,心頭必然會郁郁寡歡。相反,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、看報或做游戲,同樣可樂在其中。
8、引導孩子學會擺脫困境
即便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,也不可能“永遠快樂”。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著意培養(yǎng)他們應付困境、逆境的能力。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,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,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托,如參加運動、游戲、聊天等等。
9、擁有適度的自信
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。對一個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滿自卑的孩子,家長務必發(fā)現(xiàn)其長處發(fā)揚光大,并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。來自家長和親友的正面肯定無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、樹立自信。
10、創(chuàng)建快樂的家庭氣氛
家庭的氣氛,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,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。研究表明,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,盡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??梢韵胍姡粋€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,絕對培養(yǎng)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。
<上一篇:生活細節(jié)教寶寶學會聆聽
>下一篇:孩子不聽話可能是缺乏安全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