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早教頻道 > 家庭教育 > 孩子怎樣的表現算被寵壞?對比一下,別再放任
小時候覺得,我們這一代真幸福,不像父母親那一輩人,家里孩子多,吃不上飯,小小年紀就要當家做許多家務活。可看看現在的孩子,小編真是覺得現在的孩子太幸福,個個都是家里的“小皇帝”,要什么有什么,吃的用的一定是家里最好的。簡直是生活在蜜罐里??蓡栴}也來了,這樣的寵溺下,孩子很容易被寵壞。
很多父母都知道“溺子如殺子”的道理,但是自己的孩子哪有不愛的道理?所有的愛都給他并不過分,只是要把握好分寸。有的父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溺愛孩子,有的父母是忙起來就疏忽了孩子的管教,等到發(fā)現孩子已經養(yǎng)成了壞性格,才后知后覺地想糾正,這時可能就晚了。
要判斷孩子是不是被寵壞了?其實很簡單,看看他有沒有以下幾種表現吧,如果有的話,家長就該注意了。
1、什么都想要,永遠不滿足
家長過于寵溺孩子,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,要星星給星星,要月亮給月亮。孩子每次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要求都被滿足后,他就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他想要的東西一定就要得到。如果得不到,他就會哭鬧、打滾、發(fā)脾氣,直到家長滿足他為止。
2、要求他做事必須談條件
你會發(fā)現你很難叫得動孩子去做一件事,每次你讓他做些什么事情時,反復地說了好多遍他都不愿意做,非得用玩具、食物、錢引誘,或者答應孩子的條件后,他才肯去做。
3、從不主動干活,自理能力差
被寵壞的孩子每天都是飯來張口,衣來伸手,什么問題都是父母一手包辦。父母擔心孩子做不好,就喜歡什么都幫著孩子做,不給機會讓孩子去嘗試。孩子長大后,就會變得毫無生活自理能力,不會照顧自己,什么都要依賴父母,成為了一個生活“低能兒”。
4、經常發(fā)脾氣,不尊重長輩
被寵壞的孩子脾氣一般很差,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,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對著家人發(fā)脾氣,用哭鬧來威脅家長。因為父母的過度寵愛,孩子們知道在他發(fā)脾氣或哭鬧的時候家長就會妥協(xié),時間長了,孩子就容易養(yǎng)成發(fā)脾氣的習慣。溺愛還會使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,對家里長輩頤指氣使,呼呼喝喝,不懂得尊重長輩。
NYC紐約國際早教中心:愛孩子并沒有錯,但是要把握好愛的分寸,把握愛的底線。不能無下限的滿足孩子一切的需求。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的是滿足和感恩,要讓他知道沒有什么事情是理所當然的。溺愛對孩子的性格培養(yǎng)毫無益處。
<上一篇:1歲寶寶早教爸媽需掌握的護理要點